从京东方官方获悉,近日,京东方集团中央研究院关于高分辨率、全彩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分辨率500ppi、色域114%NTSC的全彩QLED器件,技术指标全球领先。相关研究论文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no Research上发表。
据了解,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被普遍认为是继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之后更具颠覆性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阅读更多…从京东方官方获悉,近日,京东方集团中央研究院关于高分辨率、全彩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分辨率500ppi、色域114%NTSC的全彩QLED器件,技术指标全球领先。相关研究论文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no Research上发表。
据了解,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被普遍认为是继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之后更具颠覆性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阅读更多…日前,中国厂商京东方宣布,成功研发了5英寸AMQLED(主动式电致量子点发光)显示屏。京东方官方的消息显示,3月10日该公司研制出5英寸主动式电致量子点发光显示产品(AMQLED),这是京东方主持承担的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量子点发光显示关键材料与器件研究”项目的成果。
和LCD背光利用量子点材料来拓展色域的方式不同的是,AMQLED直接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制备电致量子点发光器件(QLED)实现全彩显示,色域超过100%。
众所周知,液晶产品自身无法发光,需要LED等作为背光源实现显示,早前市场上出现的量子点电视,就是采用了量子点背光技术的液晶电视。
量子点背光技术是以量子点材料代替传统LED背光中的荧光粉发光层,制成带有量子膜的LED背光源,其显示色彩较传统LED背光电视可提升30%以上。
而AMQLED相比量子点更先进,它采用主动式电致量子点发光显示,完全无需背光源,注入电流即可使量子点发光,显示器件的结构类似于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两者相比,虽然发光源不同,AMQLED将发光源从有机发光材料换成了无机量子点。
但相比于AMOLED,AMQLED被普遍认为具有寿命长、色域广、成本低的潜在优势,被广泛认为是继AMOLED之后更具颠覆性的显示技术,尤其是在大尺寸主动式发光显示领域,会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日本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NIMS)和夏普公司本月23日正式宣布,已经成功为8K超高清屏幕研发出迄今最完美的LED方案。这种设计通过调整绿色荧光体的着色效率从而有效改善了屏幕对红色、绿色以及蓝色“三原色”的还原度,并且已经达到了8K广播级色域要求,色彩能力不输同级别的LCD方案。
据介绍,这种新型屏幕使用了NIMS与夏普联合研发的“γAlon绿色荧光材料”,其可以实现纯绿色着色,进而使屏幕色彩可以覆盖90%的BT.2020标准色域。
研究人员表示,目前比较通用的提升大屏幕色域的方式是使用镉量子点技术,但是从环保角度来看,这种技术并不可取。NIMS和夏普公司的新型LED方案只需要更换背光源中的白色LED部件就可以实现色域提升,避免了使用有害元素所带来的成本和安全性隐患。
目前,日本已经决定在2018年开始逐渐普及8K级广播,并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时使8K超高清称为主流。
转载自cnbeta
明年的iPhone 8将会更换OLED屏幕,甚至还有类似三星的曲面设计,这也将是iPhone自诞生以来屏幕发生的最大变化,但很可能,苹果想得更多。苹果供应商之一群创光电(Innolux)就认为,出于性价比、可靠性方面的考虑,苹果不太可能长期使用OLED全面取代LCD。
在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概念整整100年后,人类终于首次直接观测到了引力波信号,验证了爱因斯坦的预言。而这一划时代的探测发现,则来自于“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科研项目。这一项目最初在上世纪80年代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共同提出,并在1992年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的资金支持。
随后两家学院将LIGO提升为LSC科研合作组织(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吸引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这个项目。如今“先进LIGO”(Advanced LIGO)项目已经包括了全球100多所高校,吸引了上千名博士投入研发,包括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和印度等主要国家。
作为美国知名高校,斯坦福大学也在后期加入“先进LIGO”项目,参与设计了项目最为核心的技术之一——减震系统。作为斯坦福大学博士,来自中国河北的化文生曾经为这个研究课题投入了整整六年时间。在引力波发现之后,心情颇为激动的他接受了新浪科技驻美记者的采访。化文生博士先后效力过谷歌、苹果、Airbnb等多家硅谷知名公司。
以下是经过编辑的化文生博士口述稿:
2015年是各手机品牌规格竞争达到极致的一年,手机高阶显示屏渗透率大幅度提升。据CINNO Research统计,2015年国内手机品牌全球出货中采用LTPS(含AMOLED显示技术)面板的渗透率达到37.3%。而该类面板国产化自给率一跃而上突破20%,市场份额相比2014年大幅增加14%。
国内手机品牌LTPS面板采用比重达37.3%
据CINNOResearch Quarterly Smartphone Panel Value Chain Report中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手机品牌中LTPS(含AMOLED显示技术)与Oxide面板渗透率达到41.8%,使用比重相比2014年大幅增加16.0%。其中,不含AMOLED显示技术的LTPS面板渗透率达28.3%,Oxide面板使用比例为4.4%,分别增长5.9%、1.0%。
图1. 2015年国内前十大手机品牌显示屏技术别出货
数据来源:CINNO Research Quarterly Smartphone Panel Value ChainReport
OLED技术早就不是什么新概念了,不过最近其上升势头相当迅猛,各家面板厂商都投入巨资新建产线,市场研究人员称未来几年OLED产品将迎来大爆发。未来OLED很可能会替代现有的LCD技术,不过它是否能一统江湖还是个未知数,因为等待它的还有许多新型显示技术,量子点(Quantum Dot)技术就是其中之一。下面我们就对两种技术的差异做一个深度的剖析。
技术差异分析
首先,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两种技术在工作原理上的不同。OLED,顾名思义,靠的是小型LED阵列,这些LED灯可以呈现不同的色彩。在结构上,OLED中的LED采用有机材料制造,而且还覆盖了磷光层,可以自行发光,所以该技术省掉了传统LCD上的背光层。厂商只要对各层的排列进行微调,就可以得出不同的显示效果。
相比之下,量子点技术在工作原理上就完全不同了。这种技术靠的不是LED,而是直径只有2到10纳米的导电晶体。这些晶体可以相互结合,通过晶体直径大小的变化显示出不同的色彩,而且其亮度可以达到相当高的水准。不过现有的量子点屏幕还在使用蓝色LED背光模组,因此量子点在其中充当了滤光层的角色。
虽然量子点可以发光,但眼下业界主要将它当滤光层使用
WiFi联盟终于通过了802.11ah WiFi标准,这个新标准有个名字,叫“HaLow”。认证后的设备将运行于900MHz频段,无线网络连接距离是现有2.4GHz标准的两倍,而且采用更低的功耗,穿墙能力也更好。
这个新标准很大程度上对IoT物联网以及连接家用设备应该是相当关键的,即便这个领域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彻底普及开。关键在于,如装载于门内的传感器、灯泡、摄像头需要足够的能量在可能较远的距离传送数据至控制中心(或路由器),现有的WiFi标准就会比较局限,尤其是在电池续航和远距离传输的问题上。
WiFi联盟表示,HaLow标准将“广泛采用现有WiFi协议”,如IP连接,而且类似路由器一类新设备也将同时包含2.4GHz和5GHz频段支持。想必很快市面上就会有大量900MHz的设备出现。WiFi联盟说,新标准“将促进智能家居、汽车、零售业、农业、智能城市环境等各种注重能效的应用场景”。
半导体行业有几类企业,分别是IP供应商、IC设计商(Fabless)、晶圆制造厂(Foundry)和封测厂,还有一种是以英特尔为代表的IDM模式 企业。IDM模式即包揽IC 设计、IC 制造、封装测试等各环节,除了因英特尔还有三星、东芝等;Fabless和Foundry是大家最熟悉也是曝光率最高的,例如,高通、联发科以及海思等芯 片商就是Fabless,这些企业只负责IC设计,芯片设计好之后就交给Foundry代工。
最具代表性的纯代工厂就是台积电、联电和GlobalFoundry,Foundry生产出晶圆后,由封测厂进行封装测试,各自分工很明确。
然而处于最上游的IP供应商身份最为神秘。IP供应商是以软核、硬核等形式为IC设计公司和晶圆厂提供设计服务,并且从它们手中收取授权费以及版权费,所以IP供应商本身没有产品,一般这类公司的体量都会比较小,资金需求也不高,但是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
目前,业界最大的两大IP供应商就是ARM和Imagination,前者几乎垄断了移动设备的CPU,也就是所谓的ARM架构,近几年其Mali GPU也在稳步提升。所以,在这个时候,全球三大IP供应商之一Imagination的处境略显尴尬,其PowerVR系列GPU遭到了ARM以及高通的围剿,地位不如以往,而且其实力孱弱的CPU(MIPS)更是被遗忘在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