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宁:移动互联网时代颠覆巨头的几个要点

    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始真正的到来了,因为智能手机已经完全普及化了,所以移动红利实际上已经开始消失了。在早期随便什么东西出来,包括app包括公众账号,都可以获得很多的下载或者粉丝,而到了今天,几个很火爆的app我都懒得下一下,至于公众账号更是大部分人都已经开始退订或者压根不看了,这就是红利的结束。愤怒的小鸟和切水果这样的游戏放到今天,根本就不可能火起来。

    既然移动互联网时代到了,那么和互联网时代就可能发生很多的不同,有一些方向是可能产生行业颠覆的,这些问题巨头也没有什么办法,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收购,用金钱优势来扼杀各种未来,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你可以做,第二做的好最差也是被收购。然后我们来看看可能引起颠覆的几个变化。

    免费模式可能被颠覆

    免费模式是互联网的逻辑,互联网的逻辑非常简单,大量的免费用户,然后转化一小部分付费用户,从而实现商业模式。为了大量的免费用户基础,免费几乎是必须的,收费是会死的很难看的。就算你的模式不收用户钱,也一定会导入其他如电商平台游戏等地方收钱,所以这基本是互联网最基础的商业逻辑。这个逻辑带来的就是最赚钱的一定是入口,百度是搜索入口,淘宝其实也是靠站内搜索广告,腾讯虽然不做入口,但是有社交粘度,一样会转化收费用户和游戏用户,也有人称之为社交入口。

    如果说免费模式,有什么文化支撑的话,就是屌丝文化。这也是为什么欧美收费模式到中国死的很难看的原因,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但是到了今天,屌丝文化已经发生了变化,当年的屌丝已经长大了,不再以屌丝为荣了,甚至很羞耻,他们成为了白领这样的中坚,而他们的孩子则也一样不再认为自己是屌丝,甚至最喜欢的是“和土豪做朋友”。现在还自称屌丝的,已经是上个时代的尾巴了,搞不好是被淘汰的一批人。

    而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没有入口,没有任何人能掌握入口,就是微信也不能。全世界第一大游戏公司腾讯,在IOS榜上常年霸占前几名的腾讯,最近被《刀塔传奇》抢了很多天的第一。而《刀塔传奇》是靠360等多个渠道推出来的,在一个最不可能颠覆的领域发生了颠覆。值得一提的是,腾讯的微信也是号称拿到第一张移动船票的人,依旧无法在自己最最强势的世界第一的领域做到绝对的垄断。那么其他领域也就不用说了。

    这个垄断的打破靠的是什么?付费用户,而且还是高付费用户。网游玩家占全部玩家的比例不超过5%,却贡献了这个领域80%的收入。腾讯的手游赚大钱的都是休闲游戏,依靠腾讯强大无比的活跃用户,数量多,少付费来获得高额收入。而网游则用户没有那么多,付费却更高,谁掌握了这批高付费用户,谁就掌握了手游的收入大头。可以不客气的说,腾讯教育了非游戏玩家玩手游,一般手游用户付费,然后这些付费用户的一部分会转变为重度手游的高付费用户。淘宝培养了用户的电商习惯让京东受益,而腾讯培养的游戏用户让手游行业受益。

    这个案例略微垂直,告诉大家的实际上是,在手机端出现了大量的有价值的高付费用户,你可以不必理会大量不付费用户的感受,只要抓住这批人,就可以获得大量的收入。这种事情在PC时代鲜有发生,除了史玉柱的《巨人》,在页游时代发生几率就高了很多,在移动时代,几乎每个高收入游戏都在上演。

    而最近包括联想佳沃、中粮我买网、本来生活做的高端农产品也开始风生水起,也说明了这些高端用户的价值开始被发现。

    小而美和一千粉丝

    之前阿里提出小而美概念的时候,我还是不屑一顾的,觉得从产业角度思考,这种C2B定制几乎是违背商业规律的。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这个概念是对的,只是依旧不太可能在淘宝平台实现罢了。因为PC端的流量还是太贵了,小而美就累死了,但是在移动端,这个逻辑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这个就要扯到微信朋友圈了,这个是我最知名的领域。不掺水分的说,经过一年的发展,我的会员中流水过百万的已经有20人左右(可能不稳定在上下摇摆),10万以上的数十人也可能过百了,换句话说,我可能是目前微营销最大的渠道,月流水可以在三千万以上,影响人群保守估计应该数百万。这种几乎完全没有运营成本的销售模式,可以真正的实现小而美,实现月百万流水,有的只要三人团队,努力的自己一个人加一部手机就可以了。这是真正的小而美。从文化角度来看,冯小刚的《私人定制》算是揭开了这个领域的起点。

    有一个做培训的人找我,说是中国第一批搞培训的,最多可以做到四千家企业同时培训的大课,辉煌过一阵。这么多年培训过的企业不计其数,我说,这个思路到了今天可能就要变化了,之前的那种强硬的推广可能会不成立了,必须要做小而美。什么叫小而美,这可以说一下KK的一千粉丝理论进行延展。一千粉丝理论告诉我们,有一千个铁杆粉丝愿意把一天的收入给你,就可以养活一个自媒体。如果上升到企业呢,如果有一千个企业认同你的价值,每个月给你一些服务费,一样可以活的非常滋润。这里我们就要摒弃过去的吹牛逼,打电话,引流量,然后培训,然后流失的玩法。就要用小而美的规范服务,去服务他们,一家一个月给你一万,那么就是一千万,一年就是1.2个亿。只要流失率比较低,以后就能越积累越多,越做越大。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过去的那种忽悠和包装,而是实际的稳定的可以考核的互联网服务,完成企业的互联网转型。这就是小而美。

    有人写文章说,如何赢得你的前一百万用户,而我要告诉你的是,最重要的是如何赢得你的一千个铁杆粉丝。而根据我的实践经验则是,一旦这个团体建立,他们互相帮助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你付出的精力会越来越少,而团体的价值会越来越高,唯一难办的是,你要有足够的水平和智力驾驭。因为碎片化,移动端不如PC端好忽悠的。因为很难导入大量用户,而且用户通过看你之前的言行举止,完全可以看出你是什么样和什么水平的人。

    情感营销和体验

    之前的产品都是没有情感的,营销几乎都是传播式的广告营销。从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就是社交时代,营销开始有情感了,这也是所谓的粉丝营销。现在如果不做粉丝营销只做广告,在手机领域已经是一个异类了,而手机则是真正的移动互联网入口,这个领域开始的变化,值得我们关注。

    在工业化时代,产品就是产品,广告就是广告,是没有情感的。而随着传播渠道的碎片化,央视的影响力也大大下降,就像淘宝这样的电商一样,之前的重点是引流,现在的重点虽然还是引流,但是老客户维护也开始越来越重要了。而对于B2C来说,新客户几乎都是赔钱的,一定要靠新客户之后的消费,才能找回拉新成本。在之前的重点在于价格吸引,而目前低价吸引的效果已经越来越差,服务的价值越来越高。这也是为什么京东崛起而淘宝下滑的原因。因为服务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而更好的体验则会建立情感,情感会减少流失,增加信任。之前产品质量不好用户很愤怒,现在产品质量不好,我们看到有些手机返修多次之后,粉丝依旧会乐此不疲的购买然后推荐全家购买。这些都是情感营销的重要性。

    这里很多人都有误区,情感有几个特征,第一个性化不可复制,你不可能对不同的人有同样的情感。第二情感是需要慢慢建立的,没有那么多一见钟情。第三情感维护是要用心的,不然很容易粉转黑。所以急功近利做粉丝是肯定做不成的,而对于营销来说,做好产品就是对粉丝最大的负责,也是最大的贡献,所以慢慢做产品的,往往会拥有更多真实的粉丝。粉丝愿意多花钱去购买他们认为有诚意的产品,而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用低价去做噱头,那样收获的不会是真心的粉丝,而只是贪便宜者。

    汉堡王曾经做了一个粉丝试验,凡是取消关注汉堡王的粉丝,将会获得一个麦当劳的汉堡,他们的粉丝从38000人减少到了8000人。而收获则是,互动率提升了五倍之多,剩下的全都是忠诚的粉丝。你要做的就是维护好这8000人,因为他们是真正的粉丝,不管你给不给他们好处,他们都会帮助你宣传和带来更多的新用户。是的,新时代,我们需要的就是找到这八千人,甚至一千人,那怕一百人!

    如果总结成一段话来说,在互联网时代,是量的时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效率的时代。因为整个世界碎片化了,用户碎片化了,行业碎片化了,时间碎片化了,渠道碎片化了,没有入口之后,必须珍惜你能留存的任何一个用户。当然,我不怀疑巨头通过收购,可以继续收购这些用户,但我也相信,不断的碎片化崛起,会让巨头逐渐丧失收购的能力,因为最终会变的太多了,太碎了。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碎片化客户,甚至一个主妇,都有可能有十个人从她这里长期购买最新鲜的烘培面包。

    真正的每个人都有机会,不过你要转变旧思维先。

    原文:http://weibo.com/p/1001603723198138086842

  • 宗宁:那些绕不过去的弯路

    高考结束了,很多大人开始回忆当年高考的情形,自己想想,其实没啥好回忆的,高考越临近,自己就越放松,甚至最后几天直接逃课去玩。当然,考的也不太好,刚刚够专科线,到了一个很小的专科学校。然后我说,这么小的学校都混不到第一的话,那就什么也别吹了。离开的时候,拿了河北省辩论的冠军和最佳辩手,还是有些骄傲的,那时候觉得自己确实是个人才。

    后来升了本科,还是很感谢老妈的逼迫,如果不是她强迫我去读这些,我大概连那个专科都不会去上,更不会有后面事情。从目前来看,父母总是对的,而我们总是不听,有些人天分好些,及时领悟,回到了正确的道路上。有些人就没这么好运气了,这大概就是人生的一个必由的弯路,我们称之为逆反期。可恰恰逆反的是你人生最重要的时期。父母的水平有高低,很多人也跟我感慨说,没有我这样的父母从小指导,所以走了很多弯路。后来想想,不管什么样的父母,让你好好学习这一点基本是一致的,问题还是你不听,至少大部分人不听。

    当然,不是说学习好就一定飞黄腾达,目前看成绩优秀的同学基本还都算稳健踏实,很出息的其实也不多。不过你说不好好学习,最后飞黄腾达混的很出息的,那就更少。偶尔有一两个我更认为是特例,因为其实大部分混的都更差一些,从概率来看,人才是超越学习这个参考系数的。而你是个普通人的话,学习好一点,后面的路也会好走一点是没错的。

    大学其实不是学知识的,最重要的还是开拓你的眼界和高度,就好像我现在觉得我的母校虽然不大,但最大的优势是全国招生。让我认识了一大批全国各地的同学,之前也说过,目前大都在金融系统,这个价值,不是你去辍学打工可以比拟的,而且越往后,越值钱。这个世界上最不重要的就是赚钱了,因为赚钱什么时候都可以,而且你一生都在赚,学习什么的,只有那一个时期。而也只有在那一个时期,培养出来的同学关系也更真挚。

    昨天和一个朋友喝酒,说了他做的一些事情,大概是商会的事情。和我几年前做的事情差不多,大概问了一下,很多的做法和我们当年也是一样的,很多的困扰也是一样的,只是因为领导人的不同,有些事情找到了解决方案,有些事情没有。我觉得他正在走我的老路,点拨了他几下,惊为天人,给他解决了很多困扰。我跟他说,不是我厉害,这都是花钱买来的教训,价值怎么也过千万了。其实想一想,我之前的这个领域的人,大概做的也是一样的事情,之后也会有人不断的前仆后继。大家刚做的时候都雄心壮志,最后都心灰意懒,这条弯路,也是属于绕不过去的弯路。希望我的经验能让他少走弯路,另辟蹊径,在这个领域成功。

    混的越久越发现,其实人和人几乎没什么不同,大部分都有一样的缺点。比如在利益面前热血上头,比如愿意轻信一些未来的大饼,比如喜欢占一些便宜,比如喜欢投机取巧,比如喜欢一些荣誉和面子,认识一些什么人就觉得光荣骄傲,经常拿出来给自己背书贴金。比如相信自己才华横溢,在什么领域操练几下,就可以当上CEO,赢取白富美,奔赴美国上市。顺便说一句,我认识的CEO上不上市的都挺苦逼。所以你会发现,每隔两年回头看看,都觉得自己听傻逼的,如果我早知道今天,当年就不会走那些弯路了,后来发现,这真都是绕不开的弯路。。

    我没有办法针对每个人去告诉你怎么办,就算我告诉的也不一定是对的,我自己同样进了很多坑,而且未来也会进更多。这里可以说一些原则,大家记住而且做到的话。

    1、年轻的时候不要想赚钱,想自己能创造什么价值。把天天琢磨怎么赚钱的时间拿出来打磨自己的技能,或者免费帮助别人做一些自己擅长的事情,是打开人脉,获得赞同的好办法。

    2、不要觉得认识什么人很厉害,很厉害的人需要你,你才很厉害。很厉害的人需要你,往往是因为一般厉害的人推荐你,当然你有本事厉害到让很厉害的人关注到你的微薄什么的,也可以。

    3、没有一夜暴富,都要一直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爆发。因为是从小积累,绝大多数成功人士当初从没有人会想到之后能做这么大。所以千万不要忽略坚持的做一些小事。

    4、对于一般人来说,做大事赚大钱是极其不靠谱的,做小事赚小钱是比较靠谱的。最后你会发现,小钱积累起来就是大钱,小事积累起来你就可以做大事。

    5、人和人的天分智力差不太多,更多的差别在于你和什么人打交道,你有什么特别的优势。所以,不要花时间在无效的社交上,和你一起玩的人多半和你一个水平,努力靠近真正成功者,而不是社会活动家。同时,同样不要闭门造车,不要觉得自己关起门来就能做个牛逼东西出来。

    6、钱是可再生资源,时间是不可再生资源,学会付费和花钱买时间。。

    先写这么多。。。记得看置顶微博。正在卖超级杨梅。。。

    原文:http://weibo.com/p/1001603719664768262612

  • 宗宁:创业怎么死? | 创业好文

    创业家的专访,给我很大的鼓励,加上国家又很适时的降低了注册公司的门槛,似乎一元公司很快就要星星之火,中国车库似乎要升值了,终于有了像美国那样的公司环境了,就要冷却的创业大潮似乎就要再汹涌起来。在专访中,我说过,我自己年轻的时候,也创过业,条件很好,最后也失败了,后来做投资,看到的创业者就更多。最后发现自己有了丰富的创业失败经验,于是就比较适合写这篇创业怎么死。有人会说,那你之前做投资都失败了么,就没成功过么?答案是,基本都成功了,成功的原则就是爱政府,失败的都是自己干的。

    创业之初怎么死?

    创业是个很麻烦的事情,前期有几个事情都会让你死掉。第一找项目,第二找钱,第三找人,第四,办手续,第五,把上面的搞通顺。

    1.项目是最头疼的,最牛逼的投资公司也会头痛项目。九鼎在业内这么被切齿痛恨,就因为他们像民工一样挖地三尺找项目,把阳春白雪的投资做成了很深很暴力。地域加行业纵横的全国挖下去,投资和项目比例差不多能到万分之一,基本寸草不生。这个按下不谈,目前创业很多人都会搞it行业,做个网站程序软件什么的。很多人以为这是因为互联网门槛低,实际不是的。最大原因是这帮孩子不敢见人不敢和人打交道,所以就把自己藏在电脑后面,弄个东西出来,不出去抛头露面就把钱赚了。我看来创业的最大原因不是因为想发财,而是不想打工,不敢走上社会的原因。这样的基本最后都是死,连看都不用看。

    什么项目可能成功呢?大部分是能借力的项目,比如家里一直做着的,比如有亲戚朋友同学家里一直做着的,因为可以有业内人士带你入行,不至于犯基本错误。凭空创一个项目出来的,基本都是闭门造车,自以为是的用户需求,自以为是的解决方法,自以为是的三年上市。遇到最可怕的一个选手,说给他三百万,三年内,做到五十亿。我只能说,你自己拿三万,先做到五百万吧。

    2.找钱这个也很难,你想啊,你找别人投钱自然别人比你有钱,他比你有钱,自然多半比你牛逼,既然他比你牛逼你就很难忽悠,所以找投资很难。投资人更多的还是看人,因为驾驭资本是需要经验和天赋的,有些人扔一千万给他,他自己腿就软了,就别提驾驭了,基本开始琢磨高工资搞回扣了。我比较推崇一个叫“根器”的词,根是天赋,器是容量,二者缺一不可。

    所以你会发现,有成功经验的,尤其是有组织团队驾驭资本经验的人会比较好拿投资,其他人只能从自己家里想办法。当然,现在天使投资圈太乱,投资人起点都到2万了,所以遇到傻子的可能不是没有。但是傻子投给你钱,你基本也是会死的,因为他帮不到你。

    所以,一般说来,如果三个月可以见收入的项目,必须有超过一年不营收的资金。因为中间会有各种问题拖进度,做到一半没钱了进退维谷是最恶心的。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