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招聘会上的企业少了许多,意味着企业不再像前些年那样全力扩张。 (CFP/图)
校园招聘会上的经济信号,别有意味。
史上最多的高校毕业生,遭遇了一股就业寒流。
外企、金融和航空业大幅缩减招聘规模,但国企依然在增长,地产则在高薪挑人。
眼看着春节越来越近,徐贲的心开始越来越紧。
徐贲是中山大学管理学院2013届毕业生,在同学们眼中,“很优秀”。找工作前,他甚至通过分析自己的知识结构、兴趣、能力以及对公司背景的了解,制定出了一个详细的目标企业库,进而锁定9大企业,包括宝洁市场部、罗兰贝格和中海地产培训生。然而,当这9大企业全部将他拒之门外后,徐贲觉得,天都要塌了。
在英国《金融时报》2012年公布的管理学硕士全球实力排行榜中,徐贲所在的管理学硕士项目位列第58位,跻身全球百强。然而,荣誉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好运,徐的同学共有7人,目前为止,拿到offer的,仅有一人。其所在的管理科学系,共有18个人,目前签了工作的也只有三分之一。而在往年的这个时候,至少已经有一大半人已经拿到了offer。
对应届生来说,每年的9月-12月,来年的2月-5月是企业招聘高峰,而春节往往成为分水岭——为了抢生源,一些大企业通常赶在春节前完成招聘,所以,年前这段时间特别关键。
但是,2012年的第一个招聘高峰都快结束了,徐贲们发现,一些往年的“招聘大户”,要么大幅削减了计划,要么根本就没有动静。
以外企中的明星——宝洁为例,2011年其在广州招了30人,2012年招了20人,而2013年只招5人。
2012年12月3日,一场理工科专场招聘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近2万名毕业生撑着雨伞,将现场挤得水泄不通。冷雨中,学校还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了姜汤。据组织方介绍,2011年的同一天,理工科的专场招聘会也在这里举行。但是,2012年入场企业减少了近50家,缩水近20%,而岗位数量也减少了10%-15%。不仅如此,前来华工宣讲的企业也减少了二三十家,特别是制造行业,“像三一重工今年就完全没有招聘计划”。
对企业来说,招聘就是对未来的预期。而一年一度的应届生招聘,则更是如此。缩减还是扩招,都是企业对未来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段内经济形势与自身状况的判断。
智联招聘校园关系高级经理孟广则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往年一直做校招计划的企业虽然在继续,但招聘的岗位数可能仅是2011年的80%-90%”。
2013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99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但他们遇到的,并非是好日子。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