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清理 docker 所占用的空间

    docker 用久了,难免会占用很多空间,有时候不知道是怎么占用的,就几十几百G了。

    要怎么找到是什么东西占用的?运行

    docker system df

    会返回像

    TYPE            TOTAL     ACTIVE    SIZE      RECLAIMABLE
    Images          59        8         83.21GB   77.55GB (93%)
    Containers      9         8         2.344GB   0B (0%)
    Local Volumes   1         1         0B        0B
    Build Cache     10        0         6.38GB    5.47GB

    这样的结果。我们就可以发现是 image 和 build cache 在疯狂占用空间。

    对于 images,可以通过以下办法来删除:

    1. 删除悬空镜像 (未被任何镜像引用的中间层)

      docker image prune

      2. 删除所有未被容器使用的镜像 (包括未被标记和未被容器引用的镜像)

        docker image prune -a

        而 build cache,可以这样清理:

        docker builder prune

        后记:最近很少更新博文,我感觉最大的原因是大语言模型的普及。很多类似的技术问题,问 LLM 都能有比较好的答案,不用去阅读一些低质量的文章踩坑了。

      1. 解决 Docker PHP “Failed opening required ‘xxx.php'” 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我最近迁移本网站时遇到的。

        本网站是 Docker + PHP-FPM + nginx,迁移后,Wordpress 的 .php 访问报错:Failed opening required /xxx/wp-config.php

        很明显就是容器里没有权限。那么为什么会没权限呢?

        很久没搞这个的部署,忘得差不多了。经过重温与找资料,大概是这样解决的,不一定是完美的方案:

        原因:

        • Docker 的 PHP 运行的时候,默认是用www-data用户(并且uid=33),属于www-data用户组(且gid=33)
        • 某些系统自带了该用户与用户组(例如我网站迁移前所在的机器),某些没有自带(例如现机器)

        解决:

        1. 检查宿主机的用户、用户组是否有www-data,且 33 号的 uid/gid 是否被占用:
          # cat /etc/group
          # cat /etc/passwd
        2. 发现用户组 gid=33 被名为“tape”的用户组占用了(我的机器如此),似乎没有什么机会用到这个用户组,所以我把它的 id 改成 34:
          # groupmod -g 34 tape
        3. 创建 gid=33 的www-data用户组:
          # groupadd -g 33 www-data
        4. 创建 uid=33 的www-data用户,不创建home目录(-M),设置默认shell(-s)为nologin:
          # useradd -M -u 33 -g www-data -s /usr/sbin/nologin www-data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创建,是为了尽可能模拟自带的www-data用户,在自带的机器上,passwd文件是这样的:
          # cat /etc/passwd | grep www-data
          www-data:x:33:33:www-data:/var/www:/usr/sbin/nologin

          而执行上述 useradd 后,passwd 是这样的,已经很像了:
          www-data:x:33:33::/home/www-data:/usr/sbin/nologin
        5. 最后,在宿主机,把缺少权限的整个目录所有权,赋予给www-data
          # chown -R www-data:www-data some_directory
      2. Docker 部署 Nginx+MariaDB(MySQL)+PHP 记录,与对应 docker-compose 实现

        Docker 火了这么多年,我也要学习体验一下。就在阿里云的服务器上部署一个 Nginx+MariaDB+PHP 环境吧。

        安装

        不同系统的安装方法见官方文档,包括了 Linux 的几个发行版和 Windows、MacOS 的详细步骤。我在 Linux 系统上安装。装完记得运行systemctl enable docker把 docker 调成自动启动。

        Docker Hub

        Docker 的各种 images 会发布在 Docker Hub,要善用这个网站来搜索想要的资源。

        网络

        在创建 docker 容器(container)之前,先考虑一下网络的架构。我打算创建 3 个容器:nginx、mariadb、php,其中,需要暴露的端口只有 nginx 容器的 80 (443) 端口。根据这篇文档中的:

        User-defined bridge networks are best when you need multiple containers to communicate on the same Docker host.

        我应该选择 bridge 网络,bridge 的具体的使用见此文档。在宿主机上运行

        docker network create --driver bridge my_bridge

        创建一个名称为 my_bridge 的bridge。

        Nginx

        先把 Nginx image 拉下来:docker pull nginx,默认会拉 latest 这个 tag (tags 可以在 Docker Hub 先搜索 nginx 然后点进去找到)。

        接下来创建容器:

        docker run --name my_nginx --network my_bridge -p 80:80 -v /var/www/php_env:/usr/share/nginx/html -e TZ="Asia/Shanghai" -d --restart always nginx

        参数解释:(详情见文档

        --name my_nginx           容器命名为my_nginx
        --network my_bridge       连接到my_bridge网络
        -p 80:80                  把容器的80端口(后)暴露为宿主机的80端口(前)
        -v /var/www/php_env:/usr/share/nginx/html   把宿主机的目录(前)mount到容器的指定路径
        -e TZ="Asia/Shanghai"     设置环境变量
        -d                        在后台运行
        --restart always          自动启动、重启
        nginx                     image名称

        如无意外,浏览器可以访问http://服务器IP的网页了。

        阅读更多…